网络安全 |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安全法》教你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大创举。大学生作为独特的知识群体,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治思维与法治意识、确保大学生健康成才、维护校园乃至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永恒主题。

下面围绕大学生可能会面临的侵权场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给大家。

1

如何抵制校园贷

校园贷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却成为了校园“高利贷”。很多的学生有着贷款需求,却并不具备认清借贷、规避风险的能力。一些不规范的借贷平台通过降低贷款门槛、隐瞒资费标准、诱导过度消费,使他们陷入借贷陷阱,大学生需要意识到校园贷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编合同第十二章借款合同第六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

如何维护网购时的权益

网购成为大学生购物的主要途径,其便利备受推崇的同时不少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网购时可能存在的侵权行为,我们需要了解法律规定以维护自身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二条、第六百零四条规定了电子合同标的物的交付及其风险负担责任。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

如何注意网络违法行为

在"互联网+"的今天,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向复杂的病毒传播、域名劫持、漏洞攻击、拒绝服务、APT攻击等多种手段发展,严重破坏经济社会运行,并向盗取机密文件、商业秘密和个人财产等犯罪方向发展。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防治的主要问题是计算机病毒、暗网、立法与司法不足,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空间犯、网络对向犯、网络工具犯和网络混合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4

如何抵制有组织犯罪

黑恶势力侵害校园的情况屡有发生,严重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增强学生对有组织犯罪的认识,鼓励学生在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时勇于反抗,求助于学校和有关部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可以认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十一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起有效的防范有组织犯罪侵害校园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有组织犯罪侵害。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发展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或者实施有组织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5

借钱要注意

借条和欠条的法律意义是不一样的。借条证明的是借贷关系的存在,欠条则更宽泛,可能是欠的货款,也可能是损害的赔偿金等等。你们之间借钱当然是借贷关系,就写“借条”。


那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吗?


只有微信转账记录作为单一证据很容易被“证据不足驳回起诉”。那么怎样的聊天记录才可以作为稳稳的证据呢?


1.在聊天过程中,多次确认对方的身份信息,例如在聊天过程中称呼对方的大名、全名。


2.沟通中要确认款项性质,例如“XXX,我最近钱包有点空,上回借你的钱什么时候可以还啊?”,如果对方回复了,那么你们之间就构成了借贷关系。


3.聊天记录不要删。如果仅提供聊天记录打印件可能不会被法庭人认可,所以不管再冲动也不要删除聊天记录,并且保持聊天记录的完整性。

6

实习、兼职时要注意

在实习/兼职过程中,大学生也经常会遇到很多套路和陷阱。规避套路和风险,需要我们了解实习或兼职的法律性质。


实习(兼职)一般在实际运用中被认定为劳务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所以,适用《民法总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进行调整,不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


对于是否要签订实习兼职书面合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从民法的角度看,只要双方达成一致约定,口头协议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从证据角度看,为了更好地维护实习兼职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还是订立书面实习(兼职)合同较好。若工作范围、地点、报酬等事项有变更,也要签一个双方同意变更的合同,白纸黑字,比较有实际效用。


一般而言,实习兼职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实习兼职人员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实习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实习兼职报酬;工作保护、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合同的其他事项;实习(兼职)合同除前款规定的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实习兼职人员可以约定培训、保守秘密、违约金、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7

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抵制校园暴力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可以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行为,如果不停止还要继续一定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当然,有时候对方并不会害怕这些言辞,这时我们需要迅速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所以广大学生要合理利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法制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查看原文

为您推荐